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——当人们正庆幸患者死里逃生之际,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肺栓塞却猝不及防地夺去了病人的生命。在此这篇文章对深静脉血栓进行特别提示,希望能避免肺栓塞猝死的悲剧重演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许多过去认为只能保守治疗的疾病,现在也可以手术治疗了。不少老年病人包括高龄患者也开始注重生活质量,如果他们的病手术能治疗就不在挨着。但我们也要注意,老年人全身各个器官功能毕竟减退了,术后的恢复明显不如年轻人快。因此,对老年人术后的护理,包括预防深静脉血栓乃至肺动脉栓塞的措施就显得更加重要。
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危重疾病,大多数发生在下肢,最常见于各种外科手术后,尤以骨科手术、腹部手术和妇科手术最多见。血栓形成与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有关,再加上术后患者需卧床,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,以及大量止血药物的应用,进一步促进了静脉血栓的形成。静脉血栓形成后,症状轻者有小腿部疼痛、压痛、肿胀,重者出现股青肿,造成下肢功能不全,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,甚至可发展成肺栓塞。
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,手术治疗是限于发病不超过48~72小时的病例以及发生股青肿趋向静脉型坏疽者。手术治疗包括取栓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。非手术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,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。需卧床休息1~2周,并抬高下肢30度。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,禁止按摩,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。吸烟患者要戒烟。进食低脂、含丰富纤维素的饮食,保持大便通畅,减少因大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,影响下肢静脉回流。
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可以预防的,但并不是所有的术后患者都会发生。
具体预防措施包括:
1.术后卧床患者要适当活动、按摩下肢,如病情许可,可早期下床活动。
2.下肢静脉插管不宜过久,长期输液避免在同一静脉反复穿刺,尤其刺激性药物,最好不在下肢静脉输注。
3.术后膕窝不应垫枕头,以防影响静脉回流。
4.下肢制动者,如骨折患者可做足背伸屈运动。
5.对于年老体弱或术后不宜活动的患者,应进行局部肌肉按摩,或使用循医用弹力袜,利用外力促使血液流动。